题楚昭王庙

题楚昭王庙朗读

丘坟满目衣冠尽,城阙连云草树荒。

犹有国人怀旧德,一问茅屋祭昭王。

译文

满眼累累的坟丘,昔目的贵胄士大夫都早已作古,高耸入云的城楼隐没在荒草树木之中。

还有遗民怀念昔日楚昭王的恩德,一间茅屋中祭奠着他的英灵。

注释

楚昭王:姓熊氏,名珍,平王子。

丘坟:墓冢。

衣冠:以衣帽穿戴代指历代世家、历史人家。

城阙(quē)连云:想象楚国盛世,城楼宫殿高耸入云。

草树荒:楚国城阙早已荡然无存,只剩下一片荒草。

国人:指楚国旧人。

题楚昭王庙创作背景

  元和十四年(819年),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,被贬为潮州刺史,途中经过湖北宜城县境,见到楚昭王庙,感慨之下作此篇。

参考资料:

1、(清)蘅塘退士编选;方青羽编著.唐诗三百首彩图馆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6.03:第314页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 ...

韩愈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海门山崄绝行踪,踏断牢关信已通。自有太平基业在,不论南北与西东。

()

河倾海立夜翻盆,不独妨灯更损春。

冻涩笙簧犹可耐,滴皴梅颊势须嗔。

()

市声俱不闻,野色良可喜。

听公北宅住,还我东皋子。

()

小物经霜耐,漫观知帝仁。根荄随定分,梅柳自争春。

未萼先含媚,无言亦动人。沉沉梁苑夕,吟赏萃儒绅。

()

寒碧不盈掬,山花欲盈筐。同侪好相待,从容采其芳。

()

赤日当天凝不移,黄尘吹风双眼迷。刘生触此入关西,百趼不倦轻路蹊。

我问刘生胡为尔,载酒问道严登跻。自言我生如醯鸡,欲挟扶摇运天池。

()